健康

韶关华南学术抗战史回顾

2021-07-23 20:04:48来源:韶关日报编辑:aomi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的“朝圣之地”,以韶关为代表的华南地区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教育变迁史。

  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它们成为今日中大、华工、华农等高校和华附、省实、广州培正等中学的根脉所在。在这里涌现的一批先师,保护了中国教育的火种。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迎来了新的转机。2019年,副省长许瑞生带队赴韶关坪石专题调研,决定将其定位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为粤北生态发展区文旅结合增添动力,进一步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的挖掘与活化。

  寻找华南教育历史根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省各市中小学、省立私立学校大部分迁于粤北地区,其中韶关坪石成为不少学校迁入地。

  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原因,众多学校在坪石及周边地区沿武江两岸村落分布。其中,乐昌市坪石镇的武阳司村,曾是中山大学法学院所在地,《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王亚南曾在此开课。当年在武阳司村,他任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讲授《资本论》。

  1938年,王亚南与郭大力花10年时间合作翻译的《资本论》1—3卷完成,成为《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新中国成立后,王亚南担任厦门大学校长长达19年,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教学。

  在武阳司村,王亚南将《资本论》引入课堂,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展开分析,深受学生欢迎。当时连设在湖南省南部的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的学生也来听讲。

  在坪石镇的4年多里,王亚南还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研究,并于1946年整理出版了《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给自己的住所取名“野马轩”——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破当时旧秩序的束缚。这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让这个粤北地区的小村庄张开环抱,迎接真理。

  建立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事实上,坪石镇的教育历史变迁只是华南地区的一个缩影。

  为保护并活化利用抗战时期从广州、香港内迁教育机构遗址,有效推进粤港澳人文湾区与粤北地区的联动,让各校师生及社会公众了解、纪念和研究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2019年,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立被广东省政府提上议事日程。

  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协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地方政府部门的配合下,明确在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规划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然而,历史记忆的打捞非朝夕之功。

  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方深入挖掘历史文献信息,抢救、修缮历史建筑。小组先后发掘保护了许崇清旧居、三星坪码头、天文台旧址等旧址100多处,收集整理了大批史料,为加快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项目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研学游打下深厚的基础。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参与者之一的坪石镇党委委员邱锦萍说,坪石盼望发展,坪石人民一直期待这些发生在坪石的历史故事能广为传颂。

  集凤筑巢后,是引凤来巢。坪石镇政府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依托丰富的各学校办学旧址打造办学纪念地,吸引华南师生“寻根”与研学。

  随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坪石当地开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工作亦有了明确的抓手。乐昌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启平表示,通过挖掘中大等院校的办学历史,串联坪石本土的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推出历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有望带动整个乐昌的文旅产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构建南粤文旅融合节点

  近5年来,广东持续推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并积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化利用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开放、绿色的全域旅游载体;同时,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带动沿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村民收入得以提高。

  正在建设中的韶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位于西京古道沿线,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基地发掘保护了120多处历史遗址、不可移动文物36处,基本完成了定友图书馆、铁岭国立中大文学院、广同会馆广场等项目的建设。

  “打造‘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是为了呈现当时那一段历史,也是衔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盘活相关产业,反哺坪石人民。”邱锦萍表示,古道的活用,让历史穿越了时空,让当年的人和事如电影般在人们面前一幕幕重演,让不放弃、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共建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尤为重要。深挖南粤古驿道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有效推进粤港澳人文湾区与粤北地区的联动,带动粤北旅游研学活动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亦充分发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让更多来访的游客找寻到中华文化的根脉,同筑湾区梦,共话家国情。

热门推送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中国医药新闻网 201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京ICP备1104301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