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

农田多披“绿” 农业更生“金”

2022-08-09 12:14:55来源:农村信息报编辑:辛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擦亮浙江“三农”金名片,本报继6月底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擦亮金名片,引领新时代”系列报道后,今日起再推出一组系列报道,聚焦高效生态农业、“千万工程”等十张金名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现我省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引领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本报记者 李军

  浙江物阜民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基本地貌,决定了全省农业发展面临人均耕地资源不足半亩的现实窘境。

  先天不足,后天如何补救?对此,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前瞻性地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纵深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拨开迷雾,方明前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使出“洪荒之力”,将“短板”换成“跳板”,接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这张“三农”金名片,斩获系列“国字号”荣誉:2014年,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2015年,获批创建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201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2022年,获批建设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浙江历经近20年的逐梦征程。如今,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已位居全国第三位,为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索了可看、可学的现实路径。

  一路“追”绿:生态是最靓的底色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既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作为全国唯一的水、空气、环境质量均进入全国前十的地级市,丽水市发展绿色农业的生态优势显著。近年来,该市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子,牢固树立品质农业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绿色发展,多措并举迭代升级“对标欧盟·肥药双控”行动,建立“四级九类”(市、县、乡、企四级,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九大产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如今,全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均达100%。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2014年以来,丽水在全国率先推出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修订四大食用类产品团体标准,制定6个产品安全标准,以标准化建设筑牢丽水农产品质量安全根基。截至目前,“丽水山耕”年销售额超百亿元,平均溢价率达30%。

  丽水的生动实践,是浙江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底色的一个缩影。

  “绿色兴农、浙江领先”。近年来,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抓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大力推广主导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首创“肥药两制”改革,创新推出“浙农优品”等数字化场景应用,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力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浙江田野“绿”意更浓。截至去年底,全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实现“双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9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3.3%。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品质决定品牌,品牌引领未来。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比重。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打造“醉忆杭鲜”“阿拉宁波”“瓯越鲜风”等54个多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少绿色农产品“身价”倍增。

  多元经营:效益是最硬的道理

  当前,正值一年一度的“双夏”农忙时节,辽阔的之江沃野上涌动着忙碌的身影。

  7月26日下午,在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种粮大户汪琰斌正顶着烈日,在田头和工人一起,为抢种连作晚稻来回奔忙。“我今年种了1400亩‘甬籼15’早稻,7月21日已全部归仓!”汪琰斌告诉记者,今年早稻平均亩产达到475公斤,比去年高出近50公斤。“近年来,我积极顺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趋势,借助良种、良机、良技,在做好种粮这盘‘主菜’的同时,还将稻虾轮作、稻田研学游等多元经营模式作为种粮增收的‘配菜’。”他说,像稻虾轮作,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亩收益比单纯种稻提高500元以上。

  近几日,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根连也和汪琰斌一样忙碌着。“目前,我公司稻鳖共生面积达100多亩,生产的‘清溪香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洒农药,最高可卖到每公斤45元,‘清溪乌鳖’每公斤最高可卖到516元。”王根连告诉记者,实践证明,多年来,高效生态农业多元经营的路子真是走对了。

  早在2004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指出,要充分发挥浙江的比较优势,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效益农业的主攻方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体切换到粮食生产领域,关键是要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力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种粮农民的“钱袋子”更鼓。

  效益是最硬的道理。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尝试稻虾轮作、稻鱼共生等绿色生态多元种养模式,既撑起“钱袋子”,更有力稳住“米袋子”。一组数据令人欣喜:去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亩均产量和总产量实现“三增”,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55万亩,亩均效益超3000元,最高达1.8万元。

  既要生产足,也要效益佳。在充分发挥好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浙江还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传承保护农耕文化,深入挖掘农业休闲、养生、教育等多种功能,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如今,“浙”里的田野已不仅是“粮地”“农地”,也是“湿地”“绿地”,在带动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农村共富等方面作用显著。去年,全省休闲农业农家乐经营主体2.1万家,从业人员31.5万人,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收入469.4亿元。

  “双强”驱动:科技是最强的助力

  眼下,天气炎热,酷暑难当。为确保夏季蔬菜不断档、供得上,近几日,在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的1000多亩蔬菜大棚里,农机手们正挥洒汗水,熟稔地操作着机械抢收叶菜。

  该合作社负责人何林海告诉记者,合作社基地内目前主要种植毛毛菜、丝瓜、黄瓜等蔬菜瓜果。“这么热的天,光靠人工干活,不仅效率低,而且大棚里呆久了,人也吃不消。多亏有了农机助力,原来收割1亩蔬菜需要一个人干两天,而用收获机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他说,合作社的蔬菜生产已实现“耕、种、收、装”全程机械化,目前日均能为杭城市场提供20多吨蔬菜瓜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向科技要空间,向机械要效益。眼下,在浙江,通过先进机械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何林海绝非个例。

  去年8月以来,浙江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现已初见成效:近一年里,全省统筹资金超过40亿元,共实施科技协作攻关项目115个、产业技术推广项目326个,研制推出30余种农机新产品。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多年来,浙江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种业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愈加成熟,农业主导产业的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去年,全省选育并通过国家和省级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69个、水产新品种3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超96%,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达85%。今年6月,浙江还成立农业领域唯一的省级实验室——湘湖实验室,今后将围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绿色智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与生命健康”,着力破解农业领域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

  在农业“双强”行动的“加持”下,当下,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模式在浙江集聚,极大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省农业“双强”专班综合组负责人表示,目前,浙江正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力打好5场“战役”,即核心技术攻关战、小型农机突破战、要素保障统筹战、重点项目落地战、条抓块统整体战,努力打造更多农业“双强”标志性成果,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这张“金名片”。

  生态为本,高效为要。而今,浙江在推进“两个先行”中正不断迸发出农业高效变革、生态振兴的新气象。未来浙江农业的新模样,令人期待!

热门推送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中国医药新闻网 201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京ICP备1104301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