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头雁”培育,为上海乡村振兴引航蓄力

2023-09-05 08:31:07来源:东方城乡报编辑:辛文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就要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

  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本市自2022年起实施“头雁”项目,全市每年培育50名带头人,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250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并辐射带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经前期反复沟通、协调、研究,2022年7月,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本市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通知》(沪农委〔2022〕156号)。在市农业农村委的统一部署下,同年9月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仪式在沪举行,标志着为期一年的首批“头雁”项目正式拉开帷幕。

  统筹协调、精心部署,把好“过程关”

  项目伊始,由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牵头成立的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精心部署,召开专题会、阶段性工作推进会,继而明确:本次“头雁”项目为期一年,并采用“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系统开展培育工作。

  作为协助市农业农村委干部人事处全面负责项目管理的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其体系办学、长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和熟悉带头人发展情况的多重优势,协调高校、农科院和农技推广部门以及各区农业农村的相关资源,开展学员需求调研、共同制定培训课程、提出孵化工作要求、促进“一人一策”落实等工作,加强日常管理,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首批“头雁”的遴选严谨且有序。围绕本市各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聚焦产业联合体、产业联盟、专业化农业集团、农业示范园或示范基地、区域公共品牌运营单位等,经过各涉农区精心遴选,51名有一定产业规模、生产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头雁”项目培训对象。

  他们有文化、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正处于发展壮大期,迫切需要在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经营主体转型升级、企业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能力,此次“头雁”项目的成功实施如一场“及时雨”,变“带头人”为“领头雁”,进而实现“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最终目标。

  精准培育、高效高质,把好“质量关”

  精准培育、高效培育是本次“头雁”项目的关键词之一。

  以学员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两所高校的师资和课程优势开展针对性培训,着力提升学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努力做到教育培训精准。浙江大学“求是云学堂”的60课时线上培训,用互联网链接其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赴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百年名校,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术”与“道”;重点走访浙江省、福建省的优秀农业企业开展研学活动,与其他省市的“头雁”零距离座谈交流,解锁美丽乡村“藏富于民”的独到密码。

  为切实有效地做好导师帮扶指导,市“头雁”项目领导小组在前期对学员进行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人一策”综合支持方案,成立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产业领衔专家为主体,高校、企业等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共计20名的上海头雁项目专家导师团,细分为粮食+智慧农业、蔬菜、特色经济作物、林果、综合五个专家小组,对应相关领域从业学员,开展帮扶指导。

  导师们通过前期走访调研,根据各学员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品种支持,开展技术指导,建立人才队伍,加强科技支撑,根据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新思路、新方向,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与资源对接问题,精准做好技术支撑。

  粮食与智慧农业专家组不仅给学员提供优质稻米新品种,优化基地早中晚熟品种搭配,还着眼“菜油”两用,布局稻油茬口;蔬菜专家组不仅依托种源优势为基地配优茬口、对特色种源提纯复壮培育自有品牌,还指导基地提升设施基础和冷链采后设施,为本市蔬菜保供作出贡献;特色经济作物组建立核心示范基地,优化品种,建立高效茬口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户收益;林果专家组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延长鲜果市场供应期,同时优化产业提升的关键技术,提质节本增效,提高地产鲜果产业竞争力;综合专家组则通过定制化、模块化、互助式的培训方式,让学员收获更广。

  政策引导、长期帮扶,把好“长效关”

  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成为“头雁”,能够带动“雁阵齐飞”,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将带头人的素质能力培育与政策配套支持统筹起来,扶上马、送一程,切实解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基于此,本市各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头雁”培育工作,把“头雁”培育列入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各区都建立了“头雁”培育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培育工作绝非一蹴而就,是一项细水长流的持续性工作。为此,各区以至少3年持续跟踪支持的“一人一策”推进落实为重点,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头雁”培育工作。如金山区将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纳入区农业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中,建立个人档案,积极推动政策在培育对象中落地实施。奉贤区农业农村委班子成员与“头雁”结对,建立“一对一”长期帮扶指导关系,及时协调解决“头雁”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将本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成为“领头雁”,发挥其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实现“头雁带动、雁阵齐飞”,营造“头雁”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是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上海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价值体现,更是为了上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引航蓄力。

  记者手记

  发挥“头雁”效能 打造产业“雁阵”

  □记者 许怡彬

  群雁高飞头雁领。“头雁”,顾名思义就是领头雁,它决定了雁阵的前进方向,决定了雁阵的精神状态,只有领头雁有划破长空、克服阻力的勇气和智慧,振翅领航,发挥“头雁效应”,雁阵方能展翅齐飞,向着目标奋勇前行。

  回望过去一年,上海首批参与“头雁”项目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在沪郊“三农”产业发挥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不断取得新突破、积累新经验。

  这群中青年为主的“头雁”,正处于事业蓬勃向上、精神旺盛充沛的大好时期,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懂“三农”、懂技术,会创新、勇奉献,正热火朝天地在上海广袤乡村大施拳脚、大展身手。

  我们欣喜地看到,此次“头雁”项目犹如一道光,为“单打独斗”的他们打通产业融合、转型升级的“任督二脉”。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经营主体转型升级、企业融资等培训课程设计契合需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培训研学开拓视野,导师团帮扶指导“一人一策”精准施策……“四个一”培育模式如一套“组合拳”,为首批“头雁”们插上了产业腾飞的翅膀,助力他们在未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站得稳、飞得高。

  乡村人才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在上海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到0.22%的数字背后,上海农业却是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美丽底色。围绕国家和上海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上海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头雁”培育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具有“长尾效应”的持续性行为,挖掘“头雁”、培育壮大,切实发挥出“头雁”培育项目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作用,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热门推送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中国医药新闻网 201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京ICP备1104301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