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锤炼干部好作风

2021-04-12 09:35:26来源:编辑:aomi
 

  337个省、市、县驻村工作队脱产驻村,7000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对象结成对子,万众一心决战脱贫攻坚……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市委常委、保康县委书记张世伟和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柯圣洲、保康县扶贫办榜上有名。

  高分答卷见证了保康脱贫攻坚的漂亮仗是干出来的,是拼出来的。

  问责成为常态,倒逼干部扶贫实效

  “苏家寨村、漆园村、冯家岭村和清滩村,搬迁房开工率太低了,到底是什么原因?”5年前的一天,时任保康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伟在“易地扶贫搬迁微信群”中发问。“马良镇马上督办”“配套资金已经到位”“驻村干部正在协调”……次日,4个村的搬迁房工程加快进程,300多户贫困家庭硬是赶在当年底喜迁新居。

  扶贫攻坚,“干”字当头。为此,保康县出台《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对28种失职失责、违纪违规行为实行问责追责,倒逼党员干部更好在扶贫一线服务群众。“某某襄阳分公司,黄堡村盼你来扶贫!”……一批对口保康扶贫不力的单位,在媒体上被公开曝光。此后,一年多未曾谋面的有关单位,纷纷赶赴对口扶贫村致歉,并迅速投入到扶真贫和真扶贫的实干中,再不敢打马虎眼了。

  2015年1月至今,该县紧盯扶贫领域各类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重拳整治,追责问责党员干部105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14人,组织处理840人。

  干部辛苦一阵子,群众幸福一辈子。在正面激励与负面问责工作机制的推动下,27名县“四大家”领导和5名副县级干部包保全县65个贫困村,300多个省、市、县驻村工作队驻扎荆山深处,结对帮扶贫困户。

  全面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县委书记遍访全县65个贫困村,11个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辖区内贫困户达到100%,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辖区内贫困户达到100%。

  实行一户一策,因人制宜精准滴灌

  “住院花了2.9万元,但个人只支付了2000元。”在过渡湾镇鸿兴园村,刘明进感动地说,“多亏了扶贫干部刘时忠的帮助。”

  今年55岁的刘明进,2017年患上严重的腰椎和颈椎病,其母又患上癌症,本来贫困的家庭陷入绝境。县政协提案委主任、鸿兴园村驻村第一支部书记刘时忠知道后,专门联系有关部门,帮他渡过了难关。随后,积极为他协调5万元小额信贷,建起羊圈,发展养殖产业,目前规模达到近百只。

  “一对一建档立卡,确定专人负责。”刘时忠介绍,刘明进作为精准扶贫对象,医疗报销比例达到90%。脱贫攻坚中,保康县共有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65个,贫困人口2.77万户8.2万人。县里规定,这些贫困人口只有在第三方评估认可后,才能脱贫销号。

  在黄堡镇寨湾村,38岁的杨士成说:“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来说媳妇。”

  15年前,杨士成南下广州打工,不幸遭遇车祸,高位截肢,其父母体弱多病且智力低下,一家人的生活几乎看不到希望。

  2019年,村支书王乐彬接手负责包干杨士成家。三天两头,王乐彬总往杨士成家里跑,陪他聊天,帮他想办法,出主意。终于,拄着双拐的杨士成鼓起了勇气,走出家门搞起了养殖。“没有王书记的鼓励,就没有我的今天。”杨士成介绍,自家养的高山小尾寒羊已达100多只,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责。”保康县扶贫办副主任马维军介绍,保康县包保到户、精准滴灌的做法,形成了上下齐心的合力。

  目前,该县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政策陆续出台落地,构建起各部门共同协作的“1+N”政策支撑体系。近5年来,全县共计整合资金50多亿元用于精准扶贫。

  产业兴旺,不仅“碗里”有“锅里”也要有

  在马良镇赵家山村黄土淌,崭新的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2016年和2017年,全村28户贫困人家,每年户均至少增收3000元。”当时还是贫困户的周立绪喜滋滋地说。“如果把扶贫资金一分了之,户均分不到1万元。”周立绪说,投资发展产业,才能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

  这28户贫困人家有了产业,万一又有其他村民因灾致贫怎么办?“那不怕,村集体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赵家山村支书赵祥华介绍,该村除了利用石头山光伏发电外,还先后引进鑫发石材、九州建材等企业进行开发,村集体入股,仅去年就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元。他说:“村民有产业,等于碗里有;村集体有产业,才是锅里有。”

  像赵家山村一样,保康探索出了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资本运作等8种类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县统筹省管党费3000多万元用于扶持集体经济发展。

  保康县各乡镇各贫困村立足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推进茶叶、核桃、蓝莓、中药材、油用牡丹等产业基地建设,力争镇镇有主导产业,形成村村有品牌产业,户户有发展产业的格局。

  据了解,仅核桃产业一项,全县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挂果20万亩,预计今年产干果600多万公斤,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寺坪、过渡湾、店垭等地的村集体正在规划发展核桃加工业。

  强县富民,保康打造一批精准扶贫的拳头产业。通过村企共建、股份合作、公产安置等模式,该县涌现出53个茶叶专业村,134个核桃专业村、43个中药材专业村、46个烟叶专业村,4个蓝莓专业村,32个蔬菜专业村,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86.2万亩。全县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25家、家庭农场15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3家,电商企业达28家。

热门推送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中国医药新闻网 201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京ICP备1104301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