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小米:将发布新款自研芯片

2021-03-26 13:25:06来源:中国医药新闻网编辑:金子
 

  3月26日上午消息,小米在官微微博宣布,3月29日将发布自研芯片。

  2017年,小米曾发布一款澎湃S1芯片,但三年过去了,澎湃S2始终没有到来。

  从官方放出的海报来看,这款全新的小米自研芯片仍然会采用澎湃来命名,具体型号则没有公布。

  今年八月,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个人微博上证实,澎湃芯片并未放弃,仍在继续。雷军说,我们从2014年开始制作澎湃芯片,并于2017年推出第一代,后来确实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请放心,这个计划还在继续。等到有了新的进展,我再告诉你。

  小米2020年报:手机业务站稳高端市场

  3月24日,小米集团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

  据悉,小米2020年实现收入245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130.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四季度,小米实现收入70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经调整净利润3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月,小米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2018年开始,小米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物联网和生活消费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果有超过,将回馈给用户。

  而根据财报,小米2020年的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润率为正,且小于1%。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当天发布的投资者公开信中也表示,2020年,小米系统地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创业经历,其中最核心的结论是,小米的所有成功都来自于对用户的尊重、对用户价值的信念和对用户利益的坚持。对净利率的承诺是最好的结论证明。

  手机站稳高端市场

  到2020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货量同比增长17.5%至1.46亿台。据Canalys统计,到2020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2400多万台,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净增长最多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在手机销售增长的推动下,小米2020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到1522亿元,同比增长24.6%。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230万台,同比增长29.7%,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38.4%。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长最快,市场份额为12.1%。在中国市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增长更为显著。据Canalys 的统计,小米第四季度在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1.9%,市占率由2019年第四季度的9.2%上升至14.6%。

  除了销量上的增长,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冲击高端市场方面也有不俗表现。2020年12月,小米推出高端旗舰机型小米11,定价为3999元起,上市后21天内销量便突破100万台。同时,小米11上市后首月用户中,有超过50%的用户为小米新用户(数据追溯至2017年11月1日)。

  财报显示,2020年,小米中国大陆定价在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销量约1000万台。而受益于中高端产品销量持续上升,小米的智能手机ASP稳步提升,2020年同比增长6.1%至1040元,第四季度则同比增长6.8%至1009元。

  在小米持续推进的双品牌战略下,除了小米品牌发力高端市场外,Redmi品牌也在专注于将先进技术带向大众市场。今年2月,Redmi发布了Redmi K40系列,全系列售价1999元起,其中Redmi K40 Pro和Redmi K40 Pro+ 搭载骁龙888处理器。同时,Redmi于去年3月发布的Redmi Note 9系列也深受市场欢迎,截至2020年底,Redmi Note 9系列也全球销量已突破3000万台。

  报告期内,小米亦在大力拓展中国大陆线下零售渠道,并在店面数量和运营效率上都有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米中国大陆零售店的总数超过3200家,较2020年9月30日新增超1000家。

  另外为提高小米之家运营效率,小米正着力建设数字化的新零售体系。具体而言,小米及其业务伙伴使用自研的门店管理App,将线下渠道实时客流量、销售情况及库存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处理供经营决策使用,并将数据驱动作为小米线下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IoT设备连接数达3.24亿

  2020年,“手机×AIoT”依然是小米最核心的发展战略。而得益于手机出货量的增长,2020年12月,小米MIUI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96.3百万,同比增长28.0%。同时, 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数也达到3.24.亿台,同比增长38.0%。人工智能助理(“小爱同学”)的月活跃用户数也达到8670万,同比增长43.5%。

  收入方面,2020年,小米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的收入达到674亿元,同比增长8.6%;第四季度,该部分的收入为211亿元,同比增长8.0%。

  具体产品上,小米智能电视2020年的全球出货量达到1200万台,与2019年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1280 万台相比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受到疫情及主要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不过即便如此,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电视在中国大陆出货量仍然连续第八个季度稳居第一,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稳居前五。

  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在主要IoT品类上持续推出新品。在笔记本电脑方面,2021年2月,小米发布了新RedmiBook Pro系列笔记本电脑,起售价4699元;在可穿戴方面,小米在2020 年12月发布了小米Watch Lite ,并于2021年2月发布Redmi AirDots 3真无线蓝牙耳机等产品。

  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多个品类位居出货量前三,包括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智能摄像头、智能灯等。

  此外,小米在具有增强智能家居连接性的IoT产品上也在加大投入。2020年,小米的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路由器的全球出货量超过1500万台。2020年第四季度,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音箱零售量位居第二名,市占率达到29.4%;小米的路由器在中国大陆线上零售量位居第二名,市占率达到20.6%。

  境外市场营收占比过半

  2020年,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达到1224亿元,同比增长34.1%,占总收入的49.8%。其中第四季度,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长 27.6%,占总收入的47.9%。

  雷军在致投资人公开信中称,2020年,境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占比已达一半,小米已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截至2020年底,小米的产品在全球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Canalys的统计,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在前五名。

  其中,小米智能手机在欧洲市场的出货量市占率为15.3%,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前三;在中东欧市场的出货量市占率达到24.7%,首次排名第一;在西欧地区的出货量市占率达到10.9%,排名保持前三。

  在西班牙市场,小米连续第四个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为27.0%;在法国、意大利、德国市场,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分别实现了86.2%、61.6%和139.8%的同比增长,在印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占率更是连续13个季度保持排名第一。

  此外,小米也在不断拓展全球其他新兴市场。比如在拉美地区,小米智能手机第四季度的出货量排名第四,同比增长达215.4%,市占率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2.7%上升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9.1%;在中东及非洲市场,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也位居市场前四名。

  除了智能手机,小米的IoT业务也在积极出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米的IoT产品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小米面向境外市场发布了米家电动滑板车Pro 2等一系列新品。小米智能电视也在进入印度、印尼和俄罗斯之后,于2020年又陆续进入了法国、波兰等重点市场。

  小米方面表示,未来将进一 步深耕市场,加强IoT产品与手机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抓住境外IoT巨大的市场空间。

  小米国际部总裁周受资跳槽字节跳动

  就在小米发布2020年报的同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小米国际部总裁周受资因家庭原因已辞任执行董事以及国际部总裁职务,并于3月24日起生效。

  周受资离职后,小米国际部总裁一职将由小米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卢伟冰接任——这也就意味着卢伟冰目前同时兼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红米总经理,国际部总裁等多个职位,卢伟冰在 2019 年加入小米,短短两年时间晋升速度像是坐上了火箭。

  公告发出没多久,周受资便通过微博宣布,其将加入字节跳动担任CFO。周受资称,离开小米加入字节跳动,将让他能够在离家18年之后,回到家乡新加坡工作。

  微博中,周受资表达了对小米的感谢,并将雷军称为“导师”。他写道,“感谢您多年前给了我机会。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有机会向您学习是我巨大的荣幸,谢谢雷总”。

  记者注意到,在发出此微博时,周受资的微博介绍仍然是“小米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国际部总裁”。

  在随后召开的业绩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也对周受资的离职做出了回应,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和周受资是一同在2015年加入小米的,共同经历了很多。其在先后担任公司CFO以及国际部总裁的时候,均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王翔称,此次离职,周受资也与公司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对于他的离开,公司表示祝福,也感谢他为公司做出的贡献。

热门推送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中国医药新闻网 201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京ICP备11043014号-9